春节来临之际,记者随慰问团赴南沙,在逐个岛礁采访时,被一批又一批官兵缠住了。他们再三恳求记者代言,希望通过《光明日报》向家乡的父老乡亲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。面对那一张张古铜色黝黑的脸膛,那一双双期待和信任的目光,记者油然而生一种责任和义务,如实地记下官兵们的心声。
他叫程六伍,永暑礁油机兵,来自安徽安庆,肩扛专业军士衔章,别看他才28岁,已是10次守礁,在南沙大小礁盘上整整蹲了4年零8个月,1700天,当兵8年,有7个春节在礁上度过。他在家中排行老小,父母都已年过古稀。自打程六伍参军后,父母年年盼他回家过年,以求全家人欢欢喜喜团聚。每当大年三十,母亲都要倚在大门旁,紧盯着村后的小路,希望儿子奇迹般地出现。每次吃年饭时,母亲都要多摆一双筷子、一个酒杯,嘴里不停地念叨着:“伍儿也回来了,和我们一起吃年饭。”
说到这里,程六伍已是热泪盈眶,“实在说,我做梦都想回去过年,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,以保家卫国为己任。我已给父母连写了5封信,每一封信都反复讲,希望父母理解、原谅我。自古忠孝不能两全,南沙需要我们守卫,这是我们的神圣职责”。说着说着,小程站了起来,面向北方,双手作揖,动情地说道:“爸爸、妈妈,伍儿在南沙给您们拜年了!”
听说记者来采访,油机分队军士长、四川籍的战士陈东一下捧出30来封信,其中13封是新婚妻子一次寄来的,另十几封则是他写好后没办法寄走积压下来的。小陈是去年6月份结婚,假期未满就被电召归队,参加训练后上了南沙,现在已在礁上呆了半年多。他妻子是老师,叫朱玉碧,贤惠能干,也通情达理。尽管新婚一别,天各一方,朱老师日夜思念心上人,她想到全国已普及电话,南沙也可能会通吧,于是借钱装了部程控电话,没想到地方线根本要不通。最后通过几次中转,电话打到南沙部队后方大本营,通过他人向陈东转告:“我什么都好,就是非常想你,春节你能回来就好了。”陈东在礁上闻知,激动得几夜未眠。他掏出新婚照片,一张又一张地端详着,回味着蜜月的甜蜜幸福。记者读了陈东最新写的一封回信,被那一片执着眷恋的深情感染:“玉碧,我的心上人,我敬爱的妻子,今年春节我要在南沙守礁,不能回来和你团聚,请你多多理解和原谅。年三十你在我们家里过,初一给父母拜完年就回你们家,请一定代我向岳父岳母拜年,代我向二位老人敬酒敬烟。寂寞的时候,拿出我的信和合影照片看一看,尽管我远在天涯,但我的心始终陪伴着你……”记者分明看到,那信上的字已被泪水浸染得模糊不清了。
在礁堡平台上,记者见到了备受相思苦恋煎熬的专业军士邓建民,他来自山东菏泽高庄镇。恋人是小学老师贺翠英。彼此谈了9年对象,女方家连续5年准备嫁妆,新婚房子也粉刷了好几遍,都因部队工作需要,一次次推迟婚期。原计划今年春节把婚事办了,但因小邓又上南沙守礁,完婚之事只得再往后推。
南沙守备部队副主任刘唐,6次守礁,在礁上度过了3年半时光,送别5个春节。爱人尽管已随军,但大部分时间他们都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。谈起春节的感受,他显得异常平静:“这些年来,分分离离已经习惯了,战士们都想得通,做得那么好,我们当领导的更要带好头。”他希望记者通过报道,向所有南沙的亲人们转告,南沙官兵为祖国守岁,为人民站岗其乐无穷。这里尽管远离大陆,尽管礁堡只有巴掌大,尽管条件还很艰苦,但守礁战士春节也将过得非常热闹。春节前夕,全国人民关怀南沙官兵,上级派船专程送来了水果、蔬菜、香烟、啤酒,还有各种影碟、书籍等慰问品。在部队党委精心安排下,礁上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,有运动会、联欢晚会、卡拉OK比赛、节日游园、演讲比赛、书法美术比赛等,每一个战士都将上台比试,一展所长。从年三十开始,各礁都宰杀自己喂的猪和鸡,战士们自己钓的鱼,种的黄瓜、豆角、大白菜、空心菜等都留到春节,礁上还组织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,和全国人民一起共庆美好时光。年三十晚上,值班员还将拨通北京的电话,转请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代表南沙官兵向全国人民拜年,祝千家万户春节愉快,合家幸福,万事如意。
凝望着这群可亲可敬的官兵,静听奔涌泡哮的涛声,记者的心久久不能平静。说起来记者也是16次赴南沙,其中有6次是春节前去慰问,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。每次慰问团上礁,战士们在热闹欢快中度过几天,随之又趋于平静。烈日、狂风、寂寞、单调又时时伴随着他们。远离祖国数千里之外的南沙,聚集了一批共和国的卫士,他们满怀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坚定信念,在弹丸礁盘上历经艰辛和磨难,正谱写着人生最壮丽的篇章。